时不我待,铺开工业发展的“最广战场”|《推进新型工业化 开创工业新辉煌》系列报道之五
无工不富、无工不强。
对于一个资源型城市来讲,长期以来,工业经济都是六盘水的第一支柱,无疑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“大梁”。
2023年,六盘水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39.62%,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,足见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无可替代。
市委、市政府明确提出,工业强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六盘水实践的基础支撑,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,把新型工业化作为“四个轮子一起转”的动力引擎,奋力赶、加快追,确保与全国、全省一道迈进现代化的“门槛”。
时不我待,岁不我与。
我们惊喜地看到,在广阔的凉都大地上,全市上下凝心聚力,大抓工业、大兴工业、大干工业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,六盘水与生俱来的“工业基因”又开始拔节生长——
在六枝,将煤“吃干榨尽”的贵州美锦华宇煤-焦-氢综合利用项目,在现有年产180万吨焦炭的基础上,今年再新增200万吨的年产能,实现了对煤炭资源的深度加工和高效利用;
在盘州,盘江新光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,成为西南地区首个投运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火电项目;
在水城,贵州能源水城2×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开工,对六盘水推进“富矿精开”战略路径、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;
在钟山,贵州钟山野马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3×20万千瓦机组是省内规模最大的热电联产项目,随着3台机组改造完成投产,对加快煤电清洁高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;
……
水城经济开发区十九度铝业。孙大方 摄
走进六盘水的各大工业园区,随处都是繁忙的生产景象。目之所及,皆是抓生产、赶工期的奋斗“实景图”,从“一煤独大”到多元支撑,六盘水凭借其深厚的“工业底盘”,全面铺开推进新型工业化的“最广战场”。
近年来,六盘水坚持“立足煤、做强煤、不唯煤”的总体思路,围绕省“六大产业基地”明确支持我市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、全国重要资源精深加工基地,立足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,深入落实“一二三四”“富矿精开”路径,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呈现出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、特色新兴产业培育成效显著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的良好势头——
盘北低热值煤发电厂实现了煤矸石、煤泥等低热值煤的变“废”为宝,发耳煤业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第一个智能机械化综采工作面;
盘州复杂煤层煤机装备制造、水城铝制家居等2个产业集群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2023年度全国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;
首钢水钢攻克了有害元素控制、钢水洁净度提升、轧后快速冷却等几十项技术瓶颈,实现72A帘线钢研发突破,全市钢铁产业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型升级道路上迈出新步伐;
水城海螺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项目建成投产,实现国内同量级生产首次配套六级预热器,节能降耗优势明显,打破了水泥行业“高耗能、高排放”的固有标签……
工业是六盘水的立市之基、强市之本,推动新型工业化和“富矿精开”,归根到底靠企业。
如果说工业发展是经济建设的“重头戏”,那么营商环境就是工业发展的“软实力”。
隆冬时节,记者走进六盘水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,在贵州黑拉嘎科技装备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上,几名工人正操纵着智能化切割机器人进行钢体分解加工作业。
“这一批待加工再制造的钢体零部件3000余件,也是企业今年最后一批再制造的巷道支护产品,产品将在月底完成全部作业任务并按时交付。”贵州黑拉嘎科技装备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姜涛说,这批钢体零部件在完成修旧利废改造后,将会重新投入到煤矿生产。
产品的顺利交付,得益于产业招商各项政策提质增效的“加持”,这并非个例,众多企业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,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,成为六盘水工业战场上的“排头兵”。
今年以来,六盘水保持精准招商有“钻劲”、攻坚突破铆“干劲”、连续签约强“韧劲”,坚持以商招商、链式招商,全市开发区外出招商101次,签约投资项目93个,签约资金438.52亿元。积极参与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(贵州),并承办了能矿装备专场活动,共签约产业转移项目31个,投资金额411.73亿元。积极跟进与福建永荣集团对接洽谈,争取磷煤氟一体化项目尽快落地,招商引资取得大突破。
与此同时,六盘水采取各项措施,以新项目覆盖旧资产,把闲置资产用起来、让资源要素活起来,充分体现资产价值。今年以来,向外推介重点招商资源资产项目25个,通过招商引资累计盘活闲置厂房56.2万平方米、闲置土地4440.96亩,累计盘活低效闲置项目147个、投资额974亿元。今年前三季度,我市新增产业到位资金246.57亿元,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94.84%,排名全省第一;工业到位资金占比80.57%,排名全省第一。
工业劲发,丰收可期。
今天,我们有理由相信,有着“三线”建设时代烙印的老工业基地六盘水,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开创工业新辉煌的新征程上,拼搏奋进,向“新”奔跑,焕发“新”机,实现“凤凰涅槃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