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政府文件 > 正文

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《关于推动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
2024年06月05日 15:43 阅读:7709 来源: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编辑:盘北经济开发区 收藏本文

各市(州)、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:

按照有关工作安排,现将《关于推动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印发你们,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。



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

2024年6月4日

(此件公开发布)

关于推动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


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。为落实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,促进县域工业特色化、差异化、集群化发展,推动全省县域工业提质增量,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,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,特制定本方案。

一、发展目标

本方案中的县域范围为全省除市辖区外的72个县(市、特区,以下统称县)。到2027年,县域工业发展实现以下目标:

工业占比持续提升。全省县域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,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%左右。建设一批工业强县,新增5个工业增加值破百亿的县。

产业集群效益凸显。“六大产业基地”建设成效加速释放,主导产业集群快速发展,力争打造1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30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。

企业实力不断增强。县域工业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长,龙头企业发展持续壮大,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0户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0户。

辐射带动能效升级。县域工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,工业带动一产、三产同步发展,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升级,有效促进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。

二、重点任务

(一)推进“六大产业基地”建设

1.推动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建设。坚持“富矿精开”,聚焦磷、煤、铝、锰、黄金、重晶石、萤石、石英砂等矿产资源优势,着力构建“1+3+5”产业发展格局。支持矿产资源富集县发展壮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。支持开阳、息烽、瓮安、福泉等发展磷及磷化工产业。支持六枝、盘州、黔西、织金等发展煤化工产业。支持清镇、兴仁等发展铝及铝加工产业。支持桐梓等发展钛及钛加工产业。支持玉屏、松桃等发展锰及锰加工产业。支持镇宁、天柱、务川等发展氟钡产业。支持安龙、罗甸、思南等发展饰面装饰石材产业。支持凯里、丹寨等发展硅精深加工产业。

2.推动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。围绕“一核两区”规划布局,加快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。支持开阳、息烽、瓮安、福泉、织金等发展磷系电池材料;支持玉屏、兴义、安龙等发展三元正极材料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;支持玉屏、镇远等发展废旧电池回收等配套产业。鼓励县域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,推进“电动贵州”建设。

3.推动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建设。支持县域加快网络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,发展算力保障基地相关产业、智能终端制造上下游产业,促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鼓励县域积极融入长三角、粤港澳、成渝等算力枢纽节点布局,围绕文旅、白酒等行业打造一批大模型示范应用场景。

4.推动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建设。按照“四区多点”产区规划布局,深入实施白酒产业综合整治,推动仁怀、习水、金沙等酱香白酒产业集聚集群发展,加快推进重点酒企技改扩能项目建设,壮大以优强企业引领的贵州白酒企业舰队。对扩能5000千升以上的白酒项目新增用地指标由省级统筹保障。

5.推动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。大力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,鼓励县域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,加快推进智能煤矿建设。省级新增煤电指标及项目在煤炭资源富集的县域布局,支持盘州、金沙、晴隆等加快露天煤矿建设。支持织金、盘州、兴义、兴仁等布局建设省级煤炭储配中心。支持盘州、普定、织金、赫章等建设火力发电厂,支持关岭、威宁等建设风光基地。

6.推动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建设。充分发挥重点县域产业基础优势,支持绥阳、盘州等协同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。推动航空航天、先进装备、电气机械等产业加大科技攻关、推广应用。统筹省级相关产业基金支持县域实施产业备份重大项目建设。

(二)发展壮大县域工业主导产业

7.推动“一图三清单”落细落实。指导各县聚焦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、发展潜力,选准1—2个工业主导产业,厘清重点产业发展思路,通过具体化、清单化、项目化实施,推动“一图三清单”做深做准做实,强化建链补链延链强链,不断提升县域工业经济质量和总量。

8.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。支持凯里、湄潭、关岭、大方、思南、贵定等发展酸汤、刺梨、辣椒、茶、饮用水、肉制品等生态食品产业;支持龙里、剑河等发展健康医药产业;支持台江、三都、荔波等发展民族工艺品产业;支持三穗、安龙、黔西、纳雍等引进家具、纺织、服装、鞋业、小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,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。

9.大力推进重点项目招引落地。各县围绕主导产业“一图三清单”,聚焦拟招企业清单,深入洽谈对接,招引落地一批龙头企业、链主企业。省、市对县级重大项目实行提级统筹,调动各方资源,确保项目落地建设。

10.全力盘活县域工业经济存量。支持县域盘活现有企业存量资源,全面排查停产企业、停工项目,分类制定措施,帮助企业纾困解难、挖潜增效。鼓励县域清理和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和闲置工业厂房,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。

(三)推动县域开发区高质量发展

11.分类推进重点开发区建设。全面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,指导县域理顺开发区管理工作机制,推进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发展,深化“管委会+运营公司”模式改革,优化管理运行职能。支持“重点开发区”和“单项示范开发区”加快发展,坚持动态管理、有进有退,分类推动县域开发区提质增效。

12.提升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。充分发挥专项资金、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,切实提升开发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水平。坚持以“亩产论英雄”,指导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,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效率。强化用电、用气等要素保障,持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。

13.强化开发区整合升级。按照“一县一区、一区多园”原则,推动开发区因地制宜调整区位、整合优化、增减面积。重点对同一县域内区位相邻、产业相近、同质化竞争明显的多个开发区进行实质性整合。

(四)培育壮大县域经营主体

14.做大做强龙头企业。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分级培育机制,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,落实龙头企业培育奖励资金。支持县域重点打造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级的龙头企业,到2027年,力争在全省县域累计培育新增10亿级工业龙头企业50户。

15.培育壮大规上企业。支持各县推动工业企业上规入统,对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每户奖励20万元。建立“临规”企业培育库,分类加强帮扶指导。到2027年,推动修文、赤水、玉屏、独山、瓮安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突破100户,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0户。

16.发展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。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,支持中小企业“专精特新”发展,到2027年力争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县域全覆盖。支持县域培育创建一批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。

(五)增强县域企业核心竞争力

17.支持企业创新发展。指导各县围绕工业主导产业,建立企业科技需求及科技供给动态信息库,通过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等方式对企业研发活动进行扶持。通过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,对新认定的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、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给予一次性补助100万元,对新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、工业设计中心给予一次性补助50万元。

18.强化企业品牌建设。持续加强县域工业企业品牌培育、创建与提升,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。鼓励县域“链主”企业、龙头企业完善品牌管理架构,加强品牌质量管控,建立品牌保护机制,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。

19.助力企业拓展市场。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、长三角一体化、西部陆海新通道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、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,鼓励县域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、产业配套供需对接活动等,支持企业“走出去”拓市场、抓订单、稳生产。

20.支持企业实施设备更新。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,加大财税、金融、服务等要素保障,支持县域工业企业更替低效老旧设备、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,大力推广绿色装备。建立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服务站,帮助企业量身定制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方案,推动企业加快改造升级。

(六)推动县域工业数字化转型

21.推动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。加强县域工业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升级服务指导,支持福泉、开阳、六枝、玉屏等加速推进化工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等行业数字化改造进程。鼓励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县域设立服务触点和团队,完善县域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体系。

22.推进重点企业数字化改造。支持县域龙头企业建设数字产线、无人车间、5G全连接工厂,鼓励加快发展以智能车间、智能工厂、智慧供应链等为载体的智能生产新场景。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,重点支持修文、贵定、仁怀等县打造转型示范标杆企业。

(七)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

23.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。推进工业领域特别是钢铁、水泥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,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性的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项目。坚持节能监察执法节能诊断服务“双轮驱动”,帮助企业挖掘节能潜力,提升能效水平。

24.大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。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,围绕磷石膏、锰渣、赤泥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,在开阳、息烽、瓮安、福泉、松桃等县,培育扶持一批带动性强、示范性好的综合利用企业,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。

25.打造绿色制造示范标杆。充分发挥县域工业绿色制造标杆引领作用,以打造绿色工厂、绿色园区、绿色供应链为抓手,开展梯度培育,向绿色工厂试点推行“企业绿码”。引导企业加大提标改造力度,培育能效、水效“领跑者”,强化示范带动。

三、保障措施

(一)强化组织实施。各市(州)要高度重视,扎实推进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,各县(市、特区)要不断汇聚大抓工业、大兴工业、大干工业的强大合力,加快推进工业强县建设。充分发挥考核评估激励作用,抓好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估。

(二)强化要素保障。省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大力支持县域工业发展。县域纳入国家和省重大项目清单的项目,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由省级统筹配置。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工业企业信贷投放力度,拓宽企业融资渠道。

(三)强化宣传引导。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在推动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,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,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。